《錢三強往來書信集注》:葛能全、陳丹編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
一紙信箋,見字如晤。時光的散簡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線索,串聯起科學家錢三強從初出學堂到以身許國波瀾壯闊的一生,也為展現中國科技發展不凡歷程提供了珍貴史料。
“光明的中國,讓我的生命為你燃燒吧!”這句印在《錢三強往來書信集注》腰封上的話,是錢三強一生的寫照。
錢三強留下的書信不多。他的秘書、本書的編注者葛能全,多年來在錢老家人和朋友幫助下,收集了錢三強從1933年至1992年間275份往來信件,時間跨度近60年。一紙信箋,見字如晤。時光的散簡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線索,串聯起科學家錢三強從初出學堂到以身許國波瀾壯闊的一生,也為展現中國科技發展不凡歷程提供了珍貴史料。
在這275份信件中,能看到錢三強的人生足跡,感受到他的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民族情、家國情。父親錢玄同在給遠赴法國學習的錢三強的書信中對他寄予厚望,勉勵有加,悉心囑托“惟求學之時,光陰最可寶貴”,家書切切意萬重,展示了錢家良好的家教家風;在二戰戰火中,分別身處法國和德國的錢三強與何澤慧,在一封封寥寥數十字的書信中談心意、談事業、談未來,紙短情長寄相思,終成一段科研伉儷佳話。
在歐洲求學期間,錢三強與約里奧·居里夫婦建立了跨越國界的師生情誼。他們三次為錢三強撰寫推薦信,高度評價他的科研素養與優秀人品;在錢三強夫婦回國前夕,伊雷娜·居里夫人贈言“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導師的臨別寄語蘊含著跨越國界的真摯情誼和殷切期望,成為錢三強的座右銘,激勵他為人民、為科學奮斗不息。
篳路藍縷開天辟地,征途漫漫上下求索。新中國成立伊始百業待興,錢三強和大批負笈海外學子決意歸來報效國家。回國后,錢三強全身心投入科學管理工作。多年后,回憶往事,他由衷感慨:“作為一個老科技工作者,我為自己能化作卵石、化作沙粒,鋪墊在千軍萬馬去奪取勝利的征途上而感到高興、欣慰!”從為新中國建立科研體制、探索科技發展模式到開展“兩彈”事業,錢三強運籌帷幄、甘為人梯、奉獻終身,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錢老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出身書香門第,心系家國天下;他堅信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他和一大批仁人志士以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改寫了中國科技一窮二白的面貌,真正做到了“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成大事”。他的學術成就得到世人敬仰,人品為人稱道,科研組織工作堪為典范。
本書是對科學家史料開發的一次生動實踐,也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以下簡稱“采集工程”)的重要成果體現。書中的很多書信、手稿源自采集工程。14年來,在4000余位采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采集工程積累了豐富資料,成為中國現當代科學家珍貴歷史資料收藏工程。工程已先后啟動674位科學家的資料采集工作,獲得實物原件資料13萬件、數字化資料32萬件、視頻資料44萬分鐘、音頻資料53萬分鐘,出版科學家傳記和口述自傳120冊,在多地舉辦科學家主題展,在社會上產生良好反響。
為更好地保存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歷史材料、展示科學家群體的歷史貢獻和推進新時代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中國科協正在牽頭建設中國科學家博物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將在采集工程十幾年扎實工作基礎上,打造“采、藏、研、展、教、宣”六位一體的采集工程升級版,逐步實現“實體館、數字館、網絡館”三館合一,致力于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樹立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在社會上形成尊重科學家、尊重科學的社會氛圍。
(作者為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科技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