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慶?!傲弧眹H兒童節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參加少先隊入隊儀式時,向少先隊員們致以節日問候。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15年深秋,人民大會堂,參加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外方代表齊聚一堂,凝神靜聽,期待從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權威聲音中探尋“中國奇跡”的奧秘,找到“讀懂中國”的鑰匙。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佇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組浮雕,表現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的全景圖。我們一方面緬懷先烈,一方面沿著先烈的足跡向前走。我們提出了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用簡潔平實的語言闡明了宏大深刻的道理,飽含深情,意韻深遠,直指本源。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不竭源泉,是一個民族最動人的精神底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創造性地提出文化自信的時代命題,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對文化地位作用和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全新境界?!秷远ㄎ幕孕牛ㄔO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文,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一些重要論述的節錄,深刻闡述了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什么樣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在文藝、哲學社會科學、傳統文化傳承等工作中堅定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潛心領會總書記的這些經典論述,從中感悟非凡的思想力量,汲取豐厚的精神滋養,對于我們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磅礴偉力,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基礎和標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化自信為何力重千鈞、如此緊要?循著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大歷史觀,把視野放到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史、170多年近代中國的苦難輝煌史、90多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奮斗史中去探源、去體悟,就能明曉總書記提出文化自信的戰略考量和歷史大義。
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5000多年綿延不絕、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精神滋養,也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然而,近代西方進入“蒸汽機”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曾經長期領先的中國卻依舊停留于“手推磨”時代的封建社會,在生產力和社會形態上悄然不覺落后于時代發展的大勢。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依仗船堅炮利侵入中國,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的衰敗導致自卑情緒在一些國人中蔓延,從認為中國技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最終到諸事不如人,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受到極大損毀,中華文明以往耀眼的光芒隨之黯然,甚至在西方列強眼中成為愚昧落后的象征。
中華民族向何處去?中華文化向何處去?在中國人民苦苦探索卻屢屢失敗之際,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了歷史舞臺?!白詮闹袊藢W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毛澤東同志的這一評價,深刻表明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覺醒與新生。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困苦,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邁開了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在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進程中,為中華文化注入符合中國實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先進思想內涵,使其與時俱進、不斷煥發新的生機。這些中國共產黨人付出巨大代價得來的寶貴經驗,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文化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對傳承發展中華文化的歷史擔當。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上鮮明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和任務,強調“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要“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圖為毛澤東在全會上作報告。 新華社供圖
作為在中國大地上成長起來的人民領袖,習近平總書記是當今中國文化自信堅定的倡導者、優秀的引領者、勇毅的擔當者。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會面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充滿自信地向世界宣告,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13年12月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他強調要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2014年3月在“兩會”期間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他強調“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2016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他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正式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一起,并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他語重心長地指出,我們一定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倍加珍惜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和底氣。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歷程,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奇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在百余年奮斗進程中形成的強大勢場正在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偉大的成就、偉大的創造,偉大的人民、偉大的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進而堅定“四個自信”的最大底氣,也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放眼全球,習近平總書記滿懷豪情地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這是對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生動昭示。圖為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的“半條被子”雕塑。 新華社記者 范軍威/攝
文化自信的實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對什么樣的文化自信?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弄清楚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這篇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p>
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豐富內涵,也鮮明界定了當今中國文化自信的本質特征。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對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有機整體的自信。只講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而不講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錯誤的,也不可能立得?。环催^來,只講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而丟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根脈,也是錯誤的,最終也會立不住。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整體割裂開來,進行孤立的、片面的理解或解讀。
今日之中國是歷史之中國的延續和發展。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只有搞清楚我們文化的根與脈、源與流,才能真正明白當代中國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的問題,真正明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由來和客觀必然性的問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給了中國人無窮無盡的滋養,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在革命戰爭年代創造的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為主要內容的革命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升華,是中國人民偉大民族精神的薪火相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代表著時代前進的方向,是當代中國人鮮明的精神標識,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獨特優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脈相承、生生不息,貫通中華民族的過去、當下與未來,共同壘鑄了中國人民精神上的萬里長城,支撐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雄偉大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0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這就是要鮮明地告訴全黨全國人民,今天的中國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合乎客觀規律的必然結晶,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脫離了中國歷史和文化這個前提,脫離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個靈魂,就很難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客觀必然,很難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貢獻,很難說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堅定文化自信的實質就是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在國際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的今天,缺乏文化自信,沒有了精神獨立性,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會被釜底抽薪、失去精神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立不住了。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的,“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文藝工作座談會等多個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講過他小時候讀岳飛的小人書而記住“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并將之作為一生追求的故事。文藝作品塑造靈魂、影響人生志向的巨大力量,在習近平總書記身上就是鮮明的例證。
文藝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火炬。舉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文藝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位置,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等重要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力親為、悉心指導下,我國文藝工作不斷繁榮發展,為黨和人民勝利前進提供了強大精神激勵。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關鍵是要靠好作品。什么是好作品?堅定的文化自信、濃厚的家國情懷、高揚的民族大義、強烈的社會責任等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后人贊嘆魯迅先生“筆墨所至,精神頓出”,為什么?就是因為他胸中有大義,筆下有乾坤。大義、乾坤不會憑空產生,必定來自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理想,來自對中華民族歷史的正確認識和運用,來自對民族英雄的由衷崇敬與禮贊,來自對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塊土地的濃厚情感。有這樣的自信屹立胸中,文藝工作者才能創作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才不會誤入“以洋為尊”、“唯洋是從”的歧途,才不會搞“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更不會做褻瀆祖宗、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
民族精神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文藝同國家和民族命運緊緊維系、休戚與共,就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對民族精神的塑造產生深刻影響。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使黨的文藝工作者進一步認清自己的時代使命,到人民大眾中尋找藝術的生命力與創作的靈感,形成了轟轟烈烈的“人民文藝”潮流。改革開放初期,文藝勇立時代潮頭,唱響時代先聲,彰顯改革精神。一部《平凡的世界》,為人民畫像、為改革立傳,引起強烈情感共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新中國已經走過70個年輪,改革開放也已走過40個春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的國家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中國大踏步前行的信心從來沒有如此充足飽滿,中國人民的精神從來沒有如此昂揚煥發,這些都給予廣大文藝工作者放歌新時代、抒寫新時代的充沛自信、豐富靈感。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有責任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精神面貌表現好展示好,用優秀作品畫時代之像、傳民族之神,讓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巍然聳立。
讓世界知道“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到延安去、凝聚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成為一批又一批知識分子自覺的選擇。“一卷書雄百萬兵”,年輕的艾思奇撰寫《大眾哲學》一書,通俗生動闡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鼓舞眾多青年走上通往延安的革命道路。
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重要內容,也是基本支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我們既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也坐擁厚重的資源,胸懷充盈的自信。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如何構建?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深刻闡述、進行全面部署。這就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更好地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在會上,總書記以自豪禮敬的語氣歷數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杰出的思想大家,強調“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從哪里來?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我們立足的文化土壤。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這是我們獨特而珍貴的思想資源。面對當前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提煉那些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可以為時代發展提供新指引,為人類文明作出新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國人樹立了光輝典范。這一重要理念,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創新發展,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當今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一座富礦。中國的事情應當按照中國的情況由中國人來辦,解讀中國奇跡、講好中國故事,中國人最有發言權。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國外哲學社會科學資源融通起來,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生動鮮活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更好地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既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著力點,也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0多年前,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主持下,一場搶救林覺民故居的緊急行動,讓三坊七巷保住了文脈,留住了鄉愁。上圖為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航拍圖(楊素平/視覺中國)。左下圖為三坊七巷夜色(陳浩/視覺中國)。右下圖為林覺民故居,后被冰心祖父買下(小米/視覺中國)。
傳承中華文脈
粉墻黛瓦、江南流韻,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浙江美術館,把西湖的自然景致與美術館的人文韻味、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與濃郁的時代氣息,有機地融為一體。這一獨具特色的文化地標,從選址到確立建筑風格,都是習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倡議確定的,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寫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與魂,要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重要理念。在這篇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一定要完整交給后人”。對歷史文物的珍視、對古建筑的重視,貫穿他從政的整個歷程。不論是對河北正定古城的保護,對福建福州市三坊七巷的修復、三明市萬壽巖遺址的搶救,還是強調城市、鄉村的規劃建設要延續文脈、留住鄉愁,都滲透著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滿腔熱愛、對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使命擔當。
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不意味著守舊復古,回到過去。怎樣才能既薪火相傳、代代守護,同時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保持其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原則,成為我們黨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蘊含著繼承發展、揚棄創新的思想方法,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信。
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是倡導者,更是踐行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靈活運用古籍典章中的名言佳句,金聲玉振,史鑒昭昭,樹立了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典范。談利民,講“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談為政,講“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談立德,講“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談任賢,講“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談廉潔,講“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等等。這些古為今用的解讀,不僅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而且賦予其鮮活的當代價值與內涵,聞者無不覺得過癮解渴、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特別是在國際場合闡明中國立場、中國主張時的旁征博引,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雖大,好戰必亡”,“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德不孤,必有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既重溫中國歷史、講述中國故事,又總結中國經驗、凝練中國精神,與世界對話、發中國聲音,鮮明展現了大國領袖的中國智慧、中國氣派、中國風范。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苯裉欤袊葰v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站立在中國廣袤大地上,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沃土,走自己的路,舞臺無比廣闊,底蘊無比深厚,定力無比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