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大歷史觀,何以觀之?要深刻認識穩住農業基本盤的歷史性意義,深刻理解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移,深刻領會牢牢把握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歷史性命題,深刻把握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性任務。從大歷史觀看“三農”,才能更精準把握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努力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
守住兩條底線,夯實鄉村振興之基。兩條底線如車之雙輪,缺一不可。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關鍵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地,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需要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藏糧于技,要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在“一粒種子”問題上下足功夫。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就要毫不含糊延續好扶貧措施,“扶上馬、送一程”,在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上下功夫,在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上下功夫,在強化重點區域幫扶上下功夫,在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實上下功夫,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抓實產業發展,謀劃鄉村振興之策。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要堅持以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做好“特”字文章,立足獨特的農業資源稟賦,持續打造農業品牌;以科技創新為根本支撐,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激發鄉村業態活力;以龍頭企業為重要力量,把產業鏈條補起來,借“工業化理念”謀劃鄉村產業發展,打造更多“網紅”農產品……圍繞“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積極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著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著力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在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中,不斷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推進人才振興,激活鄉村振興之魂。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人。在“三農”問題上鑿石開路、攻堅克難,既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基層黨員隊伍,選拔一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黨員干部到鄉村奉獻,又要持之以恒培養農業領域科學家和現代科技人才,壯大具有“新形象、新思維、新模式”的“新農人”隊伍。要堅持依靠人才、留住人才,把本土能工巧匠用起來,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出來,把各方鄉賢精英招引回來,讓人才在鄉村振興這個大舞臺上展現新作為,凝聚起中國農業最基礎、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人才動能”。
摘自《當代廣西》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