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石化,產“的確良”的老國企
《求是》雜志記者 劉玉成 遼寧日報記者 孫大衛
寶藏山下有寶藏,太子河畔石油淌。位于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畔的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是我國四大化纖基地之一,曾風靡全國的“的確良”就產自這里。20世紀70年代,來自全國的化工人在遼陽市建立了當時北方規模最大的石油化纖企業,制造出那個年代中國質量最好的化纖產品,中國人從“人均三尺布”躍入“人均七尺布”。新時代,遼陽石化走出曾經多年徘徊虧損的低谷,浴火重生,產業規模、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
2018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陽石化,實地察看原油加工優化增效改造項目裝置全貌和建設情況,走進中心控制室聽取新產品介紹,與勞模和職工代表一一握手,勉勵他們當好共和國“種子隊”、國有企業“種子隊”。總書記指出,“要一以貫之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一以貫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努力實現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遼陽石化干部職工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抓黨建強基固魂、勇改革開路突圍、謀創新賦能助力,打造特色煉化企業、特色產品巨人,努力當好新時代國有企業“種子隊”。
黨建引領,筑牢國企根與魂。進入遼陽石化企業精神教育基地,迎面就是一幅浮雕——5名工人與飄揚的黨旗緊緊站在一起,生動展現了石油工人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本色。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也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遼陽石化一步步扭虧為盈、發展壯大,最根本的就在于把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一重大政治原則落到實處,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企業治理統一起來,黨員干部爭做“領頭雁”,“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公司明確黨委會和執行董事辦公會議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項均由辦公會審議審定,公司黨委書記兼任執行董事,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政治核心作用有了制度保障。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選人把關作用,通過“關鍵少數”引領“最大多數”。
根深則葉茂,魂定則志堅。“我是黨員我先上!”“這個危險,我先來!”黨員把工作難點、痛點作為聚力攻關的落腳點,哪里艱苦危險,哪里就有黨徽閃耀。“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日益成為遼陽石化干部職工的廣泛共識。
改革開路,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地自我完善。”遼陽石化大刀闊斧破除一切制約發展、影響效率的條條框框,加快建設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按照“先拆廟、再減人”的思路,啟動全面撤銷分廠改革,實施分析、檢修、調度、儲運等專業重組,壓縮管理層級,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加大內部市場化改革。建立以崗定薪干部管理機制,深化多勞多得薪酬分配改革,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人力“成本”成為寶貴“資本”。改革的一個核心要求是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遼陽石化以市場為導向,跟著市場走、圍著市場轉、隨著市場變。市場缺什么、哪些產品附加值高,就根據自己的技術儲備生產什么,以差異化、高端化、特色化路線為引領,以提高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形成規模效益為目標,爭奪市場話語權、占有率。
2018年9月正式投產的原油加工優化增效改造項目是遼陽石化的生命工程、希望工程。圖為這一改造項目全景。 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供圖
創新驅動,助力高質量發展。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公司干部職工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核心技術只能靠自己”的深刻道理,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既注重“有沒有”,更注重“好不好”,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PETG是一種非結晶性共聚酯,是高端食品托盤、高端化妝品塑料瓶、嬰兒奶瓶等眾多產品的原料,價格是普通聚酯的2—3倍。遼陽石化從2002年開始立項,15年磨一劍,終于在2017年成功試車。為了實現從科研成果到批量生產的艱難跨越,先后5次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產品指標,最終成為繼美國和韓國之后世界第三個、中國第一家可批量生產PETG的企業,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經運行32年的尼龍生產線經過改造,生產出可完全替代進口的高端己二酸產品,企業標準成為行業標準,經濟效益顯著提升。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06億元,利潤總額增長15.75億元,邁上了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記者手記:
國有企業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在遼陽石化,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再接再厲,一以貫之,砥礪前行,作為共和國的“種子隊”,打出更好的成績!遼陽石化的干部職工牢記身上肩負的重大責任和重要使命,以黨建凝聚第一資源、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靠創新形成第一動力,練就了硬功夫、煥發了新活力、打出了好成績,不愧為國有企業的“種子隊”、共和國的“種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