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區的幸福生活
《求是》雜志記者 孫煜華 遼寧日報記者 宋東澤
牡丹社區位于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始建于1983年,居住著3000多戶居民,是典型的老舊小區。近年來,經過改造,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基層治理示范社區。
“過去是臟亂差,現在既安全又整潔,住在這里,感到幸福、知足、高興。”“路平了,燈亮了,各項設施完善了,休閑健身設施也建起來了,小區‘顏值’高了,大家伙兒的心里也亮堂了。”社區居民的七嘴八舌,道出這個老舊小區的“新模樣”,打心眼里流露出幸福感。
變化,源于思想的力量。
2022年8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飽含深情的話語,激勵牡丹社區牢記黨的宗旨,加強和改進社區工作。
“老舊小區改造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工作。基礎設施要齊全、安全,水、電、氣、暖等要改造好,讓大家住著夏天涼爽、冬天溫暖,要確保安全,決不能發生安全事故。”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人們越來越長壽了。要抓好老齡事業、老齡產業,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積極開展養老服務。”
“隨著時代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斷發展,我們就是要不斷滿足大家的合理需求。”
“我們黨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的黨。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件辦好,是共產黨人的共同心愿。社區黨組織要牢記黨的宗旨,加強和改進社區工作,要讓老百姓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始終在人民身邊。”
……
牡丹社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探索“黨建+志愿服務”模式,將基層黨建和志愿服務相結合,構筑同心服務聯合體。社區黨委根據社區自管黨員、志愿者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和服務意愿,分類組建了各具特色的8支黨員志愿服務隊,涵蓋助老便民、理論宣講、衛生保健、普法宣傳等多項志愿服務,同時定期更新志愿服務內容,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讓志愿服務更加精細化。
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墻上展板展示著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內容和補貼標準:
理發,每次按0.5小時結算;助浴,每次按2小時結算;室內清潔,每次按1.5小時結算……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每月可免費享受服務時長45小時;中度和輕度失能老年人每月可免費享受服務時長30小時;80周歲以上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的7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給予3小時免費居家養老服務。
走進社區老年餐廳,香氣撲鼻而來:京醬肉絲、菠菜雞蛋、麻醬拌拉皮、米飯、花卷、油餅、蛋花湯,等等。老人們花很少的錢就能享受美味豐盛的午餐。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牡丹社區時,曾來到這里。
“我來看看,大家都吃些什么菜。”總書記笑著同大家打招呼。
“很豐盛啊!這要是市場價,可不便宜吧?”總書記問。
“60歲以上一頓10塊,80歲以上8塊。”“在家哪能吃這么多花樣,方便實惠。”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幸福洋溢在臉上。
“確實是方便了,你們辦得不錯,這是一個方向。”
圖為2023年4月,牡丹社區“幸福教育課堂”民族舞開課,舞出健康好生活。 牡丹社區供圖
樸素話語,情深義重。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針對老年人多的小區,服務要到位,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盡量把這些事情辦好。
很快,牡丹社區就引入第三方機構,推出適合老年人的少油、少糖、少鹽、口感軟糯的菜品,很受老年人的歡迎。目前,社區建設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養老食堂、老年活動室、助浴室、日間照料室等功能房間,為老人提供專業的一體化居家養老服務,社區還與醫院密切合作,進一步完善“大病在三級醫院、小病在社區、康復護理治療在二級醫院”的醫養體系建設,不斷擦亮“品質養老”民生品牌。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
“孩子們現在都是寶,要加強對下一代的養育、培養,確保身心健康。”
牡丹社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以送教育、辦課堂為主要內容,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課業輔導、文體活動等志愿服務,用愛和陪伴為青少年打造“第二課堂”。在社區群眾活動中心二樓大廳,孩子們正操作航空模擬飛行設備,控制飛機完成一個又一個技術動作。大廳里的孩子,每人都在操作一臺設備。“我很喜歡航模課程,最近學會了操作新機型,有空就來練。”有孩子高興地說。
“我們邀請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和志愿者來為孩子們免費講課,社區3到12歲的孩子都能報名。如今已開設20多門課程,累計有近萬人次上課。”牡丹社區黨委書記王暉自豪地說,“我們還拿了‘全國科教進社區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培訓基地’等榮譽稱號呢!”
記者手記:
千頭萬緒的事,歸根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牡丹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讓社區居民生活得幸福、知足、高興,真切體會到了黨始終在人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