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樓“活”出新韻味
《求是》雜志記者 魏天舒
“八千觴秋月春風盡消磨蝴蝶夢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樽檀板都付與桃花扇底燕子燈前”。這副長長的楹聯,懸掛于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河沿街220號的正乙祠戲樓兩側臺柱之上。正乙祠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間,也稱“銀號會館”或“浙江錢業會館”。其中的正乙祠戲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整體木結構的室內劇場,被稱為“中國戲樓的活化石”。
北京的會館數量眾多、類型豐富,集中分布于“前三門”(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以南的中軸線兩側,是北京古都文化的重要內容。會館建筑體現了不同地域獨特的文化風貌,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集中展示,是歷史留給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殷殷囑托。
從歷史中走來,在繼承中創新。如何全面保護北京文物建筑、肌理格局和景觀風貌,更好地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讓點綴其中的會館“活”起來?北京一直在探索。
“整個戲樓面積1000平方米,戲樓建筑全部為木質結構,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戲臺為三面開放式,看上去有兩層,實際上臺下還‘藏’著一個暗層,三層戲臺的設計可以渲染出神怪戲中‘上天入地’的效果。300多年前的戲樓設計就已如此獨具匠心、巧奪天工了。”正乙祠戲樓工作人員對這座戲樓的精妙設計充滿敬意。
為了讓人們能夠充分感受古戲樓的歷史美、傳統美、古典美,專業技術人員堅持整體保護、最少干預、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古戲樓的原汁原味。莊重的朱漆、繁復的彩繪、精巧的戲臺,悠悠古韻令人流連。正乙祠戲樓修繕下足了“微改造”的“繡花”功夫。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合理利用才是最好的保護。
作為古都北京戲曲“四大戲樓”之一,正乙祠戲樓不僅見證過多個地方戲的繁華,見證過昆曲的輝煌,也經歷了京劇表演藝術從誕生、發展直至繁盛的整個過程。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等京劇大師都曾在此展現京劇藝術的絕世風采。
2019年,正乙祠戲樓正式交由北方昆曲劇院修繕、運營、使用,讓這座300多年的“中國戲樓的活化石”與600多年的“百戲之祖”昆曲再續前緣,讓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得益彰、相映生輝,這一“絕配”意味深長,令人向往。
這是賡續也是創新,是復歸也是新生。
“雨順風調萬民好,慶豐年人人歡樂……”2022年4月19日晚,隨著一出昆曲傳統開場戲《天官賜福》的上演,經典昆曲唱腔喚醒了沉睡的戲樓,正乙祠戲樓重張啟幕。
水磨悠悠韻無窮。就座看戲,觀眾席與戲臺最近只有三四米的距離,可以近距離感受臺上角兒們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戲樓保持了傳統的觀戲模式,而戲曲演出則秉承“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方針,在多方面運用新技術進行新探索。精心設計的多媒體紗幕投影與戲樓融為一體,不僅提煉出傳統戲曲的鮮明標識,也讓觀眾在現代技術加持下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戲曲的魅力。
正乙祠戲樓里,昆曲《牡丹亭》經典名段正在上演。 正乙祠戲樓供圖
今年4月,正乙祠戲樓迎來重張一周年演出月。除駐場大戲昆曲《憐香伴》和《墻頭馬上》,還有經典昆曲劇目《獅吼記》,京劇《惜·姣》、《河東獅吼》等。多場演出開票即售罄,體現出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情與摯愛。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昆曲《牡丹亭》的旖旎婉轉讓觀眾如癡如醉。
“在300多年歷史的古戲樓里演出,我們能更真實感受到我們的先輩是如何在幾百年前創作戲曲、演繹戲曲的,更能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魂’,那種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是發自心底、油然而生的。”杜麗娘的扮演者、北方昆曲劇院演員于雪嬌深感榮耀。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近平總書記為文化傳承發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北京市著力打造“會館有戲”文化品牌,促進文化空間資源與文化內容資源有效對接,讓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找到平衡點,激活了古都文脈。“一面是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一面是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正乙祠戲樓負責人深有感觸。
在顏料會館感受經典民樂賞析音樂會,在湖廣會館體驗沉浸式演出,如今,在北京“會館有戲”一館一策的探索中,京劇、相聲、民樂、話劇等藝術形式開啟了老會館活化利用的煥新之旅,這些百年古建也紛紛化身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的演藝新空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為推動文化傳承發展點亮未來之路。
記者手記:
“科學對待文化傳統,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雕梁畫棟間,歷史文化與戲曲精品的交相輝映讓這些散落在京城大地上的老建筑重現風華,展示著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成為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