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帶一路”這條幸福之路鋪得更寬更遠
《求是》雜志評論員
“今年是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中方將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各方參加論壇活動,共同把這條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鋪得更寬更遠。”2023年7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發出誠摯邀請。
時光回溯到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訪問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創造性地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了國際合作的嶄新篇章,開辟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加廣闊的道路。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而熱烈的響應,給共建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印尼邁入“高鐵時代”,老撾人民的鐵路夢成為現實,馬爾代夫有了跨海大橋,白俄羅斯有了自己的轎車制造業,非洲有了電氣化鐵路和輕軌,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重煥生機,烏茲別克斯坦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塞內加爾干旱地區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用干凈的飲用水……一個個幸福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不斷涌現。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推動中國和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圍繞這一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內涵,就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協同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強調“共建‘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合作平臺,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要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幫助他們實現發展目標”;強調“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指導原則、豐富內涵、目標路徑等重大問題,為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指明了正確方向,擘畫了宏偉藍圖,提供了重要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一帶一路”這一造福全人類的世紀工程,全力推動這一工程落地生根、取得實效:主持召開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總結歷史經驗,為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借鑒;三次出席“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擘畫藍圖;連續出席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來自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嘉賓深入探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利用多邊外交場合和出國訪問之機,介紹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表達中國同各國共創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的堅定信念……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倡議、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這個根植于歷史厚土、順應時代大勢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發展,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已成為開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國際合作平臺。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影響力、合作吸引力持續釋放。
——10年來,政策溝通更加廣泛深入。迄今我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覆蓋我國83%的建交國,遍布五大洲和主要國際組織。促進了各國間戰略對接和政策協調,建立了多層次、多平臺、多主體的常規性溝通渠道,形成了政策溝通長效機制。
——10年來,設施聯通更加通達通暢。規則規制標準等“軟聯通”水平顯著提升,“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建成。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00多個城市,成為沿途國家促進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鋼鐵駝隊”;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流向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港口。
——10年來,貿易暢通更加互利互惠。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持續優化。2013—2022年,我國與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年均分別增長8.6%和5.8%;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9.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7.7個百分點。
——10年來,資金融通力度不斷加大。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會員國從創立時的57個增加到目前的106個,截至2022年底,累計批準項目202個,融資額超過388億美元。絲路基金項目遍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幣互換與跨境結算規模持續擴大。截至2022年底,已在17個共建國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參與者、業務量、影響力穩步提升。
——10年來,民心相通取得顯著成效。深入開展教育、科學、文化、體育、旅游、考古等領域合作,打造了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鋪就了通民心、達民意、惠民生的陽光大道。在共建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為當地創造42.1萬個就業崗位。持續實施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和減貧示范合作技術援助項目。預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可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將使全球收入增加0.7%—2.9%。
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是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這一倡議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這一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符合各國人民利益。歷經10年耕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平臺,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為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提供了新方案,清晰昭示了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世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為我國開放發展開辟新天地。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我國提高了國內各區域開放水平,拓展了對外開放領域,推動了制度型開放,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沿邊地區從開放“末梢”轉變為“前沿”,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方位開放大格局加快形成,實現了同共建國家互利共贏。
——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經濟復蘇陷入低迷的情況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搭建互聯互通的有效平臺,促進商品、資金、技術、人員流通,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充分釋放各國發展潛力,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
——為各國共同繁榮發展提供新機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也是推動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共建“一帶一路”,緊緊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致力于縮小發展鴻溝,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和繁榮。這一倡議源于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一個個“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正推動著共建國家繁榮發展。
——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共建國家的合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被寫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以及其他區域組織等有關文件中,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識,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共建“一帶一路”,是新時代我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是我們黨關于對外開放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生動體現。站在新的更高起點上,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共建“一帶一路”面臨的新形勢,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扎牢風險防控網絡,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我們正走在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們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后退,不停步,我們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們的事業會像古絲綢之路一樣流傳久遠、澤被后代。”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即將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必將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規劃合作藍圖,推動各方以繪制“工筆畫”的精神,讓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把這條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鋪得更寬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