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安全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審時度勢回答新時代新征程如何既解決好大國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共性安全問題,同時又處理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階段面臨的特殊安全問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
圖為2023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海報。國家安全部供圖
政治意義
構建新安全格局,彰顯出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重大政治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
新時代新征程,構建新安全格局,要始終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在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實踐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確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寬廣。
理論意義
構建新安全格局,彰顯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新境界的重大理論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這是構建新安全格局的題中之義,內在蘊含了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構建新安全格局,進一步拓展和升華了對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
實踐意義
構建新安全格局,彰顯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實踐意義。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當前,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外部環境和安全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對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只有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才能把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才能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實現新安全格局與新發展格局互促共進;才能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世界意義
構建新安全格局,彰顯出堅持推進國際共同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世界意義。
當今世界,安全問題的聯動性、跨國性、多樣性更加突出,我國國家安全同國際安全大格局密不可分,我們既要做好自身國家安全工作,又要促進國際安全。
構建新安全格局,要從“安全不可分割”、安全共同體等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的基本原則出發,摒棄“國強必霸”、零和博弈、絕對安全、結盟對抗等舊觀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新安全格局指明了應對全球性挑戰、走向更加光明前景的方向,標志著人類國家安全治理的新進步,為那些既希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提供了重要借鑒。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陳一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
(策劃:劉名美 審核: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