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錦州,紅色基因積淀深厚。
錦州,西靠茫茫群山,東臨滔滔大海,是連接華北和東北的交通要道,有東北“咽喉”之稱。70多年前,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首場戰役——遼沈戰役曾在這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遼沈戰役的勝利,改變了長期以來力量對比敵強我弱的基本格局,為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
一座紀念館就是一片精神高地。1988年10月落成開放的遼沈戰役紀念館,是全面展示遼沈戰役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是傳承遼沈戰役革命精神的紅色基因庫。
圖為遼沈戰役紀念館勝利之門。遼沈戰役紀念館供圖
2022年8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遼寧錦州考察,第一站就走進遼沈戰役紀念館,回顧東北解放戰爭歷史和遼沈戰役勝利進程,追憶廣大人民群眾支援前線的感人事跡和革命先烈不畏犧牲的英雄事跡。總書記一路看,一路問,殷殷囑托: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守好江山責任重大。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我們科學做好紀念館紅色展陳、講解工作增添了信心、提供了動力。”錦州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遼沈戰役紀念館館長劉曉光面對面向總書記進行講解,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猶在耳畔,“我們將不斷積蓄力量,把遼沈戰役的故事講好、講下去,將紅色的種子播撒到每一位參觀者的心里。”
圖為遼沈戰役紀念館序廳浮雕。遼沈戰役紀念館供圖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走進遼沈戰役紀念館,展館內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都在述說著一段屬于英雄的感人往事。
戰史館內,一封封曾經決勝千里的電文手稿,一個個展現戰局演進的軍事沙盤,一張張彌漫歷史硝煙的史料照片……真實而震撼地展現著當年毛主席和黨中央運籌帷幄的英明謀略和人民軍隊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
支前館里,參軍160萬人,民工313萬人,擔架20萬副……一組“東北解放戰爭人民支前統計”數據,昭示著我們黨同國民黨反動派的大決戰,既是兵力火力之戰,更是民心向背之爭。
英烈館內,一面“仁義之師”錦旗傳頌著“一個蘋果也是紀律”的故事:錦州盛產蘋果,戰斗期間正值秋天,無論是掛在樹上的,收獲在百姓家里的,還是掉在地上的,我們的戰士一個都不去拿。“毛主席說‘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這樣的蘋果,我們現在也不能吃。”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意味深長。
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人民的故事……紅色基因庫的故事挖不盡,講不完,聽不夠。
圖為遼沈戰役紀念館講解員正在為參加社教活動的青少年詳細講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遼沈戰役紀念館供圖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
在全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遼沈戰役紀念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充分發揮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作用,不斷挖掘和整理完善錦州紅色資源,讓遺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努力為廣大黨員、干部賡續紅色血脈、砥礪初心使命,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貢獻自己的力量。
采寫:王文婷 曠思思 魯暘暘
制作:張利英
審核:孫煜華
監制:馬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