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進一步深刻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是由這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所決定的。
本質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強調這個問題,是因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這一“本質特征”,對在實踐中卓有成效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至關重要。
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上,6個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身著彝族服飾的小孩子以一首《國旗國旗真美麗》唱響了開幕式。大涼山曾經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孩子們受教育的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也擁有了展現各種才華的更大舞臺。新華社記者 吳剛/攝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馬克思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科學社會主義規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內憂外患之時,成立伊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毛澤東同志在20世紀50年代論述發展目標時指出,要使我國比現在大為發展、大為富、大為強,“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制定富民政策時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原則”、“本質”和“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一項現實任務,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須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作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努力”。他要求我們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企盼和強烈愿望。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懷有“小康”企盼和“大同”夢想。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時,兼顧效率和公平,共同富裕取得積極進展和新的成效,我們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同于西方現代化的根本區別。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西方現代化以資本為中心。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西方現代化導致的是兩極分化。西方現代化在幾百年的推進中,把貧困轉嫁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即使在本國也是在分配領域極為不公,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據有關數據顯示,美國最富有的1%人群的資產超過底層90%人群的資產。截至2021年底,美國最富有的1%人群資產占全國的32.2%,創歷史新高,1989年這一數據為23.5%。同時,美國底層90%的人群擁有的財富份額也在逐步下降,從1989年的39.1%降至2021年底的30.2%。美國無家可歸者近年來大幅度上升。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數據,2022年美國日均有58.25萬人無家可歸,其中40%只能居住在缺乏庇護的街道、廢棄建筑或其他惡劣環境中。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本質特征”要求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更多內容,詳見曲青山文章《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
(策劃:何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