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從“現代化的遲到國”到“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從“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到“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文化自信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凝聚共識的磅礴力量,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滋養。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獵德村是位于廣東廣州珠江新城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村。每年端午期間,獵德村民都會遵照嶺南龍舟文化習俗,在祠堂和河涌,用各種充滿儀式感的“龍船景”展示對端午文化的傳承。圖為2024年6月10日,十里八鄉的龍舟匯聚在獵德涌參加“龍船景”。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這是以價值觀自信為核心的文化自信。價值觀是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規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凝結其中的核心價值觀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如果沒有核心價值觀,一種文化就立不起來、強不起來,一個國家就沒有統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動。文化自信本質上就是對核心價值觀的自信,并在此基礎之上,延展為對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自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規定,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宣示了當代中國的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凝聚起14億多中國人的價值共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現了對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揚棄和超越。我們的文化自信,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是對一種有別于西方的新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念的自信,這是新征程上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底氣所在。
這是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發展方向的文化自信。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當前,人類向何處去,文明的未來是怎樣的,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和需要回答的重大問題。中國式現代化,是在中華文明從落魄蒙塵到重煥榮光的歷史進程中逐步開創、推進和拓展的,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反映了與以往不同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其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讓中華文明再次站到人類文明進步潮流的最前沿。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求是》2024年14期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文章《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
(策劃:周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