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出改革任務,要求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發揮好氣象預警先導作用,銜接好“防”和“救”,對健全大安全大應急框架有重要意義。
2024年5月31日14時,南海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2號臺風“馬力斯”,氣象部門密切監視臺風發展動態,及時發布預警。圖為接到預警后,廣東省茂名市博賀港漁船回港避風。 中國氣象局供圖 李范源/攝
及時準確的氣象預警信息只有快速高效轉化為防災減災行動力,才能在災害來臨前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精準預警響應,進一步加強氣象預警與災害預報的聯動,突出臨災預警,做好點對點精準預報和滾動更新,強化預警指向性,落實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加強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落實應急預案行動措施,把握工作主動權。
氣象預警信息從“消息樹”轉變為“發令槍”,需要靈活高效的應急響應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十四五”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關于強化氣象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工作的意見》等從政策制度層面提供了工作依據,規范了工作流程。各地將氣象災害防御納入政府綜合防災減災體系,不斷探索完善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
橫向上,氣象預警全面融入各級黨委、政府指揮聯動機制。例如,在上海,“氣象插件”接入城市運行管理的三級平臺和五級應用;在浙江,“氣象防災在線”接入省防汛防臺風數字化指揮中心,并通過統一平臺實時支撐各級防汛防臺風聯動應急處置;在重慶,“數字氣象”通過融入“數字應急”、“渝快哨”、“智慧河長”等應用,接入市、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值班室;等等。近年來,氣象預警與各地社會治理響應緊密結合、高效聯動,充分發揮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推動各地在極端氣象災害來襲時科學決策、及時處置。
縱向上,氣象預警“叫應”各級防汛責任人,有力支撐精準調度。2023年9月,廣東省深圳市遭遇極端特大暴雨,市氣象局“直通式”報告市領導,精準自動呼叫、“閉環式”監督落實“叫應”,為把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主動爭取到寶貴時間,最終推動實現22萬人安全緊急轉移、災后12小時城市基本恢復運行。2024年4月15日深夜,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出現大風天氣,縣氣象局發布紅色預警信號,逐一電話“叫應”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防汛責任人,幫助26名工人在廠房頂棚垮塌前1分鐘全部成功轉移。2024年6月中旬以來,全國氣象部門累計“叫應”各級黨政領導、應急責任人4.8萬人次。面對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口險情,國省市縣四級氣象部門聯動,成立防汛救災氣象保障工作專班,架設現場移動氣象觀測設備,加強流域上下游雨情監測預警,加密風云衛星監測,加強部門聯動和氣象會商,實時滾動發布預報預警。一場場氣象預警與應急機制的縱向聯動,一次次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提高了防災減災救災的指向性和響應效率,為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爭取了寶貴時機。
在實踐中,氣象部門探索形成了“災前—臨災—災中—災后”全鏈條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在氣象災害演進發生的不同階段,逐漸精準確定時空范圍,分級別、分區域提供針對性氣象預警,不斷縮小“包圍圈”。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根據遞進式氣象服務和精細化氣象預警,分階段啟動相應的應急措施。比如福建的“1262”模式,提前12小時劃定防范重點區、提前6小時預置救援力量、提前2小時轉移高風險區人員,就是結合當地氣候地理條件等,因地制宜形成的具有特色的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
從臺風、強降水、低溫雨雪冰凍、干旱等氣象災害,到森林火災、山洪、滑坡塌方等其他自然災害,氣象預警在公眾防御、風險管理、應急救援等環節愈加發揮實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高級別預警“叫應”、全鏈條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等做法,在國際社會引發熱烈反響,向世界提供了可借鑒的中國氣象預警方案。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暴雨頻繁、降雨量大、疊加度高、持續時間長,長江中下游入梅以來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防汛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氣象部門將持續加強雨情旱情研判與影響評估,精確預警、及時啟動調整應急響應級別,果斷“叫應”相關責任人,當好黨委、政府防災減災救災的參謀助手,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守護者。
更多閱讀:中共中國氣象局黨組《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策劃:劉名美 審核: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