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是依托城鄉雙向人力流、物資流和信息流形成的具有整體功能的開放性區域經濟系統,是國民經濟運行體系堅實的支撐。當前,我國縣域經濟正處于現代化發展的變革期和加速期,亟須以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加快賦能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縣域新質生產力,亟待破除三大認識誤區。
破除“無關論”。“無關論”認為新質生產力應當在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的城市進行實踐探索,而與科技資源較為匱乏、創新能力不足的縣域關系不大。這種觀點沒有看到縣域具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力、自然資源、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條件,也沒有看到縣域具有發展新質生產力涵蓋的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及數字經濟部分生產環節的條件,更沒有看到縣域也是全國甚至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必需的重要一環。
破除“同一論”。“同一論”則是對立于“無關論”的另一個極端,它認為在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新質生產力具有同一性,傾向于搞城鄉區域一種模式。城市經濟和縣域經濟之間的發展方式存在天壤之別,不同縣域之間的發展水平、發展基礎、資源稟賦迥異,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各有不同。因此,要立足實際、尊重規律、因地制宜探索縣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不同路徑。
破除“絕對論”。“絕對論”認為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是截然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意味著要消滅和取代傳統生產力。“絕對論”既沒有認識到兩種生產力之間“你中有我”的漸進轉化關系,也沒有看到傳統產業中也可能孕育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條件,否定了新質生產力可以存在于不同階段、不同地區的合理性。通過數字賦能、技術改造等方式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表達之一。
發展縣域新質生產力,目前還面臨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新質生產力創新轉化不夠足、新質生產要素集聚度不夠高、新質生產力發展環境不夠優等。為此,發展縣域新質生產力,要立足縣域特點,堅持先立后破、循序漸進,因地制宜、有所側重,注重“四個結合”,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重有根挖潛與賽道搶位相結合,厚植縣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載體。要聚焦縣域發展歷史悠久的“有根”產業,加快推進企業數智化更新和技術改造,實施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打造縣域“數字+”產業、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要搶抓“新賽道”產業,立足縣域資源稟賦,有效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縣域布局,搶占現代產業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部分環節。要利用縣域文化、生態和環境等優勢,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生態康養等服務業新賽道。要推進縣域經開區和工業集中開發區提質擴面,推進“僵尸企業”退出和閑置土地盤活,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產出效益。
注重原始創新與轉化應用相結合,釋放縣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要主動融入區域科技創新,有條件的縣域要積極引入國家級和省級實驗室、中試基地、創新中心等平臺,力爭成為創新策源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自建或聯建研發機構,建立完善研發機構組織體系。要支持組建校院企地協同創新聯合體,聚焦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建立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要夯實創新政策支撐,深化風險投資、產業基金、優惠信貸等金融支持,推行“縣聘企用”等人才培引新模式,強化高層次科創人才培養和引進。
注重多元融入與分工合作相結合,積蓄縣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區域勢能。要推進縣域融入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優化“研發創新在都市、生產轉化在縣域”格局,探索“總部+基地”模式,強化縣域承接都市圈和城市群產業外溢功能。要促進技術、品牌、人才等要素共享,組建產業聯盟、產業化聯合體等載體,加快構建縣域分工協作體系,形成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鏈。
注重軟性提升與硬件改造相結合,優化縣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環境。要加快縣域“人、地、錢”等要素與都市圈和城市群、縣域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強化縣域新質生產力各類要素的高效集聚。要強化縣域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縣域“交供郵”融合發展,提高縣域物流倉儲效率,夯實縣域新質生產力“數字”基礎。要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和產業全鏈條,從政務環境、政策環境、人文環境等全方位出發,優化政務服務,營造縣域新質生產力發展一流環境。
(作者:劉立云,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