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美國記者約翰·斯溫頓在采訪馬克思時問,“人生的最高法則是什么?”馬克思回答:“斗爭!”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和民族危難之際的中國共產黨,一出生就帶有斗爭的鮮明品格,一路走來就是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的。正是因為始終保持頑強的斗爭精神、堅韌的斗爭意志、高超的斗爭本領,我們黨才能將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火焰;才能在風雨如磐的長征路上闖關奪隘,戰勝上百萬敵人的圍追堵截;才能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打敗武裝到牙齒的強敵;才能拉開改革開放的大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黨依靠斗爭創造歷史,更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
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鮮明強調要“堅持原則、敢于斗爭”,進一步為年輕干部提高斗爭本領、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原則是共產黨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個干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能否堅持原則,是衡量共產黨人的黨性觀念、品行素質、能力作風的政治標準。對一些干部“對政治原則問題含含糊糊”、“對大是大非問題做‘開明紳士’”、“對不良現象聽之任之”、“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做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嚴肅批評,指出這些都是同黨性原則背道而馳的,必須堅決糾正。對奉行好人主義、當“好好先生”的現象,總書記予以深刻剖析,指出“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出發點就有問題,“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強調共產黨人“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含糊、決不能退讓,否則就是對黨和人民不負責任,甚至是犯罪”。
“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人們的社會聯系廣泛,干部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常常會面對原則和人情的選擇。這就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這篇重要講話中指出:“原則跟人情能夠統一當然最好,但二者不能統一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堅持原則,決不能遷就人情。”他以當年黃克誠同志抓黨風“不怕撕破臉皮”的事例教育全黨:“黨的干部都要有秉公辦事、鐵面無私的精神,講原則不講面子、講黨性不徇私情。”
“斗爭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毛澤東同志指出:“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魯迅先生說:“倘若一切都四平八穩,勢如破竹,便無所謂革命,無所謂戰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將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斗爭是不切實際的”,“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年輕干部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主動投身到各種重大斗爭中去,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士。
(編輯:狄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