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行專門部署,為破解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進一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表明,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需要統籌兼顧、同步推進,實現動態平衡、相得益彰。發展具有基礎性、根本性,是解決安全問題的總鑰匙;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和保障,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百年變局之勢、把握民族復興之需,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和當代中國安全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從全局上對國家安全工作進行頂層設計,對各重要領域的國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順利推進提供牢靠安全保障。面對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有效應對這些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決定》從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任務要求。國家安全體系是國家安全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治本之策。要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構建聯動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推進國家安全科技賦能。公共安全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社會安定有序的風向標。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織密織牢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社會治理體系科學合理,國家安全工作才能事半功倍。要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推動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切實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隨著我國公民、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涉外安全在國家安全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要高站位、高標準謀劃推進涉外國家安全工作,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權益,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必須強化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手段,有效構建新安全格局。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上,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安全重大關系,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和艱難險阻,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編輯:劉名美)